AIRobot

AIRobot quick note


  • 首页

  • 关于

  • 标签

  • 分类

  • 归档

  • 搜索

OSI七层模型功能和常见设备及协议

发表于 2019-03-30 更新于 2019-04-13 分类于 network
本文字数: 1k 阅读时长 ≈ 1 分钟

OSI七层协议从上到下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记忆则为“应表会传网数物”

应用层

  • 主要功能 :用户接口、应用程序。应用层向应用进程展示所有的网络服务。当一个应用进程访问网络时,通过该层执行所有的动作。
  • 典型设备:网关
  •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用:TELNET, FTP, HTTP

表示层

  • 主要功能 :数据的表示、压缩和加密。定义由应用程序用来交换数据的格式,该层负责协议转换、数据编码和数据压缩。转发程序在该层进行服务操作。
  • 典型设备:网关
  •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用:ASCLL、PICT、TIFF、JPEG、 MIDI、MPEG

会话层

  • 主要功能 :会话的建立和结束,在分开的计算机上的两种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种虚拟链接,这种虚拟链接称为会话(session)。会话层通过在数据流中设置检查点而保持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允许应用程序进行通信的名称识别和安全性的工作就由会话层完成。
  • 典型设备:网关
  •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用:RPC、SQL、NFS 、X WINDOWS、ASP

传输层

  • 主要功能 :端到端控制,确保按顺序无错的发送数据包。传输层把来自会话层的大量消息分成易于管理的包以便向网络发送
  • 典型设备:网关
  •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用:TCP、UDP、SPX

网络层

  • 主要功能 :路由,寻址,网络层确定把数据包传送到其目的地的路径。就是把逻辑网络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如果数据包太大不能通过路径中的一条链路送到目的地,那么网络层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包分成较小的包。
  • 典型设备:路由器,网桥路由器
  •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用:IP、IPX、APPLETALK、ICMP

数据链路层

  • 主要功能 :保证误差错的数据链路,一方面接收来自网络层(第三层)的数据帧并为物理层封装这些帧;另一方面数据链路层把来自物理层的原始数据比特封装到网络层的帧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数据链路层由IEEE802规划改进为包含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
  • 典型设备:交换机、网桥、网卡
  •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用:802.2、802.3ATM、HDLC、FRAME RELAY

物理层

  • 主要功能 :传输比特流,工作在最底层,透明地传输比特流,就是传输的信号
  • 典型设备:集线器、中继器,电缆,发送器,接收器
  • 典型协议、标准和应用:V.35、EIA/TIA-232

    原文链接

    link
内存分配中的堆栈静态区(全局区)只读区(常量区、代码区)
OSI七层模型详解
  • 文章目录
  • 站点概览
AIRobot

AIRobot

AIRobot quick note
130 日志
15 分类
23 标签
GitHub E-Mail
Creative Commons
  1. 1. 应用层
  2. 2. 表示层
  3. 3. 会话层
  4. 4. 传输层
  5. 5. 网络层
  6. 6. 数据链路层
  7. 7. 物理层
  8. 8. 原文链接
0%
© 2023 AIRobot | 716k | 10:51